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面向全校理工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为考查 ,总学时为48学时,共一学年,分两学期授课,学生物理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考核方法:其中的一个学期期末进行操作考试,另一学期期末则进行书面考试(具体实施方法参见江南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法文件)。
平时成绩为每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分,每个实验成绩考虑三方面因素:
(1)预习部分: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应有实验原理示意图(如电路图或光路图等)及主要公式,实验步骤合理可行,并有原始数据表格, 认真解答预习思考题。
(2)操作部分:操作步骤规范,正确使用仪器,实验原始数据读取正确,实验结束后整理仪器并复位。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卷面总体上整洁、美观,要求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有完整的计算过程和表示实验结果的表格或图表(有的必须用坐标纸作图),认真讨论实验结果(如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或改进的测量方案等等),并回答实验后的讨论题。
学生物理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每学期缺做实验或缺交实验报告 3次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本学期物理实验成绩记零分,必须重修;若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5分,物理实验成绩不及格,必须补考或重修通过方能取得物理实验学分。
• 操作考试具体实施方法
考试形式为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动手实践能力、数据记录、数据处理三方面 , 操作考试记录表格设计如下:
• 书面考试具体实施方法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内容涉及误差基本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及全学年学过的所有实验。题型有填空题(约 20%)、选择题(约30%)、解答题[如误差基本理论在具体实验问题中的应用、作图题、实验问题的讨论等等](约50%),难度控制比例为:
容易题(约 10%):中档题(约70%):难题(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