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理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
编辑: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发布日期:2009-03-23 来源: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验室建设要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进行全面论证、总体构思、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和认真实施。做到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相结合,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力求形成一种求实、探索、开拓创新的实验室氛围,使实验室成为学科建设的基地,人才培养的中心。

“十一五”期间理学院实验室建设要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在做好“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工作的同时,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心,围绕教学、科研,切实开展实验室建设。具体规划如下。

一、实验室制度建设

科学、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好实验室的保证。所以,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步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物、以制度管事。要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在校、院现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理学院实验室人、财、物管理制度,及各项考核、奖惩条例。

二、实验室队伍建设

人的因素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建成一个高水平、高效益的实验室,使之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爱岗敬业的实验室人员队伍。

1、加强力量,教师参与实验室工作,学术带头人进实验室。

选拔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学术带头人参加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并分工领衔各实验专题的具体建设工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队伍。

2、量化管理,奖罚分明,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按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三方面工作,针对不同职称、不同系列、不同岗位人员,制定具体化、定量化目标,定期考核,奖优罚差,并作为业绩评定、职称晋升等的依据。增加压力,增强动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3、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凝聚力。

在实验室建设中,注意树立良好的风气,营造团结、和谐、互助、进取的氛围,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引导鼓励实验室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进修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5、培养和引进人才

立足现有人员培养优秀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热爱实验工作的专门人才,充实实验人员队伍,提高整体实力,并注意培养实验室带头人。

三、实验室环境、条件建设

继续做好实验室条件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学校有关各方,改进物理实验室、光科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的水、电、黑板、窗帘、网络等设施。调整实验室总体布局,开展实验室文化氛围建设。

四、建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

购置仪器设备,修缮整理旧设备,在2006年内建成一个较先进的物理演示实验室,开出四十个以上的演示实验,并购置多媒体设备,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在2006年9月投入使用。

五、光科专业实验室建设

抓住学校、教育部、财政部每一次申报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机会,积极组织申报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力争使专业实验设备、实验项目逐年增加。围绕光通信、光检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生物光子学、光谱等专业方向,在5年内建成一个先进的现代光学实验室。并配合“211工程”三期的建设,结合硕士、博士点的申报、建设工作,认真论证,制定项目计划,添置较大型或大型仪器设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使光科专业实验室既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也满足研究生教学和教师科研要求。

六、建设物理实验中心

在进一步建设大学物理实验室、充实、更新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建设现代物理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设计实验室、应用物理实验室及虚拟仿真实验室。

1、申报现代物理实验室整体建设项目,开展建设,建设一个现代物理实验室,能开出15个近代、现代物理实验,并逐年补充。

2、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申报计划,添置相应仪器设备,建设大学物理开放实验室,使大学物理开放性实验达50%以上。

3、调研并形成计划申报,建设大学物理设计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研制或购买配套软件,建立大学物理设计实验室,并逐步完善。

4、配合应用物理本科专业的建设。筹备建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及检测等专业方向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完成实验项目的设计、论证,仪器、设备配置、采购,实验大纲的制订,实验讲义的编写等工作。按教学计划开出实验课程,并承担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验,也能部分用于科研工作。

5、筹备网上实验系统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购买与研制相结合,建成具有网上学生选实验、预习准备实验、申请做实验及教师认可等功能的网上实验系统,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并能进行虚拟仿真实验。

七、计算机房和数学实验室建设。

1、完善、充实现有计算机房,力争5年内计算机总数达150台以上,并有较完善的网络系统。

2、结合数学现有专业和申办新专业的情况,筹备建设数学实验室。

江南大学理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01          
服务邮箱:physics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