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统计
编辑: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发布日期:2009-03-23 来源: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各类成果及获奖统计

07年以来,物理实验中心教师共计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9篇(08年度56篇,07年度53篇,09年度未统计在内),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指导》、《物理课程探究性实验》、《电路分析教程》等教材,承担《案例教学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等国家、省、市(校)级教学科研项目22项(09年度5项,08年度7项,07年度10项),申请《一种通过光谱鉴别醇类物质的方法》、《一种通过荧光光谱鉴别洋河蓝色经典白酒的方法》、《一种通过三维荧光光谱鉴别白酒的系统以及方法》、《楼房异层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等专利4项目,获江苏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市(校)级以上各类成果奖共计12项(09年度3项,08年度7项,07年度2项)。

【目 录】

一、发表论文统计

二、出版著作统计

三、承担教学科研项目统计

四、成果获奖统计

实验中心各类获奖证书

一、发表论文统计

【2008年度论文统计】

1 王利光,Electron transmission and quantum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C70 molecul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V51. 2, 126-132, 2008 [SCI] 第一作者

2 王利光,缺陷富勒烯C20分子器件电子传导研究,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45卷2期,核心

3 王利光,电极耦接变化对分子器件电子输运特性影响的研究, 人工晶体学报 V.37. 1, 20-24,2008,微纳电子技术 V45.2, 69-73,2008[EI] 第一作者

4 王利光,单壁碳纳米管能带结构密度泛函研究,微纳电子技术 V45.1, 20-24,2008[核心] 责任作者

5 王利光,C20异构分子稳定性的密度泛函方法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学报 V25.2,214-217,2008[核心] 责任作者

6 王利光,富勒烯C20分子器件电子结构和传导特性,物理学报 V 57.10 2008[SCI] 责任作者

7 王利光,C1对称C20 分子结构与光谱特性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V36.6,2008[核心] 责任作者

8 王利光,Cross conductance of pyrene molecular bridge and quntum current distributuin MR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P.146,2008 第一作者

9 王利光,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嵌入Li原子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研究,第二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大会文集 p.5,2008大会邀请报告

10 王利光,金属Mg原子的嵌入对C32富勒烯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影响,中国物理学会2008年秋季学术会议 文集, P.5责任作者

11 王利光,碳纳米管(10,0)径向形变的光学特性,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文集,P.59,,2008第一作者

12 王利光,可扩展量子比较器的设计,黑龙江大学学报 V25.3,337-339,2008[核心] 责任作者

13 陈国庆,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及功能拓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论坛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ISBN978-7-900714-25-1

14 陈国庆,光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版) 2008.12

15 陈国庆,用荧光光谱鉴别白酒,光学学报(信息光学专刊) 2008.12

16 高淑梅,三维紫外血浆荧光光谱学特性及机理分析,光子学报,2008年,第1期,核心

17 高淑梅,Study Plasma Dis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Optics in Health Care and Biomedical Optics III,2008, 6826-17,第一,SPIE,EI

18 高淑梅,Characteristic Intrinsic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Urines
from Ovarian Cancer Patients,Optics in Health Care and Biomedical Optics III 2008,6826-24,责任作者,SPIE,EI

19 贾利群,Structure equation and Mei conserved quantity for Mei symmetry of Appell equation,Chinese Physics B,2008.1, ISSN 1674-1056,CN 11-5639/O4

20 贾利群,非完整系统Nielsen方程的Mei对称性与Mei守恒量,物理学报,2008.4, ISSN 1000-3290,CN 11-1958/O4

21 贾利群,Mei symmetry and Mei conserved quantity of nonholonomic systems with unilateral Chetaev’s Type in Nielsen style,Chinese Physics B,2008.5, ISSN 1674-1056,CN 11-5639/O4

22 贾利群,Appell体系中非Chetaev型非完整系统的Mei对称性与Mei守恒量,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8(12)卷(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22536-8

23 贾利群,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素养的现状与培养对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12,ISSN 1007-0834 , CN 41-1246/G4

24 贾利群,Adiabatic invariants of generalized Lutzky type for disturbed holonomic nonconservativesy stems,Chinese Physics B,2008.10
ISSN 1674-1056,CN 11-5639/O4

25 贾利群,四变元Pfaff约束的可积性分析,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4,ISSN 1673-1670,CN41-1377/Z

26 贾利群,完整系统Tzénoff方程的对称性及其直接导致的守恒量,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8(12)卷(科学出版社)ISB N 978-7-03-022536-8

27 何跃娟,激光线源宽对铝管中温度场的影响,激光杂志,2008年Vol.29,No.1ISSN:0253-2743 CN50-1085/TN

28 陈 健,功率控制技术在可靠连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电子学报,08年第7期,ISSN0372-2112,CN11-2087/TN

29 王利光,锯齿型单壁与双壁碳纳米管物理特性比较研究,中国物理学会2008年秋季学术会议文集, P.69

30 王利光,锯齿性单壁碳纳米管吸收光谱与介电常数研究,黑龙江大学学报 (25) 6,790-793,2008[核心]

31 王利光,Photoelectricity properties of nano devices; 第二届全国纳米材料发光性质会议(2008) 论文集, p.38

32 陈 健,物理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08年7月,ISBN978-7-04-024361-1

33 陈 健,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发明与创新,08年第10期,ISSN1672-0954,CN43-1401/N

34 陈 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探索,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论坛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ISBN978-7-900714-25-1

35 陈 健,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计及教学实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8年12期

36 陈 健,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若干措施,物理与工程,2008年第1期,ISSN1009-7104,CN11-4483/O3

37 陈 健,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设计及改进,江苏教育学院学报,08年第3期,ISSN1671-1696,CN32-1082/G4

38 朱 纯,Magnetization of small dot arrays with dipolar interacting nanoparticle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320 (2008) 285–291,

39 王廷志,分光计调节技巧,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8年第1期.

ISSN1671-1696,CN32-1082/G4

40 王廷志,大学生在学习物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策,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工作论坛论文集,08-11东南大学出版社

41 谢广喜,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试题的命题思路探索与实践,《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2 谢广喜,确定接地导体球内像电荷的一种原始思路,《物理与工程》2008,5

43 谢广喜,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2008考试大纲导读(江苏专版)

44 谢广喜,Thermal-wave fields of bi-layered sphericalsolids laser incluced,2008远东无损检测论坛(南京2008,6)

45 阙立志,基于LabView的脉冲核磁共振实验(2008年第一作者),《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27卷第3期 P51-54

46 阙立志,基于LabVIEW的光纤模斑表面应变测量方法,《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7卷第6期

47 李果华,用真空蒸镀法制备Al背场的研究,2008,通讯作者,《太阳能学报》,EI收录

48 李果华,走近有机太阳能电池,2008,第一作者,《阳光能源》

49 李果华,光伏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008,通讯作者,《照明工程学报》

50 李果华,基于CuPc/C60的有机异质结太阳电池内部光强分布的研究,2008,通讯作者,《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大会论文集》

51 李果华,用MOS晶体管代替光伏组件中续流元件的研究,2008,通讯作者,《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大会论文集》

52 李果华,LED太阳模拟器的设计,2008,通讯作者,《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大会论文集》

53 李果华,独立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数据采集系统,2008,通讯作者,《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大会论文集》

54 殷 莹,基于串口通信的高温高精度电阻测量仪研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第10期,核心ISSN1000-7024 CN11-1775/TP p2647-p2650

55 殷 莹,利用继电器实现电流双向情况下电阻精度的测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1期 ISSN1671-6191 CN32-1645/Z p15-p18

56 周锡生,大学文科物理素质教育创新研究,2008大学物理论坛论文集

【2007年度论文统计】

1 王利光,Electronic Conductance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Pentacene Molecular Ta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 Vol.6, No.1,(2007) 31-35,EI

2 王利光,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Three-terminal C60 Molecular Bridge,Solid State Phenomena Vol.121-123, (2007) pp.685-688

3 王利光,量子全加法器的修改和算法研究,黑龙江大学学报 V24(2)2007,207-210(核心)

4 王利光,单分子器件与电极间耦合界面对电子传输的影响,物理学报11,2007,233-236(SCI)

5 王利光,Electronic Conductance of Pyrene Molecule,人工晶体学报 10, 2007,1026-1030(EI)

6 王利光,C20分子异构体稳定性的HMO法推断,福州大学学报35,2007,57-60(核心)

7 王利光,C70 分子的电子传导和量子流分布,中国科学 G:2007.37,4,576-581(核心)

8 王利光,最小碳纳米管的光谱与能隙的密度泛函研究,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4,476-479,2007

9 王利光,C20富勒烯异构体分子特性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中国物理年会论文集(2007,南京)258(核心)

10 王利光,富勒烯C20 分子的电子传导特性,中国物理年会论文集(2007,南京)54

11 王利光,Quantun transmission of 3-terminal Pyrene molecular bridge,国际纳米科技研讨会(2007成都)

12 王利光,物理教学中双语互动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高教社,2007年7月出版)

13 陈国庆,乙醚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7.1,CSCD

14 陈国庆,梯度圆柱颗粒复合介质的有效非线性响应,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7.4,CSCD

15 陈国庆,Effecttive Dielectric Response of Nonlinear Composites of Coated Metal Inclusions,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07.6 第一,SCI

16 陈国庆,金属/电介质颗粒复合介质光学双稳的温度效应,物理学报 2007.2 第一,SCI

17 陈健 朱纯,Phase diagram and dielectric behavior of Ba0.6Sr0.4TiO3 thin films grownon orthorhombic substrates,Physics Letters A 372 (2007) 81–86,Volume372,issue1,10 December 2007,ISSN0375-9601

18 何跃娟,激光线源作用于铝管产生温度场梯度的有限元分析,应用激光,CSCD核心,07年6月,CN31-1375

19 高淑梅,Study Plasma Dis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SPIE, vol 6827

20 高淑梅,Characteristic Intrinsic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Urines from Ovarian Cancer Patients,SPIE, vol 6827

21 贾利群,PFAFF约束可积的EULER形式的充分条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2 贾利群,一般完整系统Appell方程的Mei对称性与Mei守恒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35(2),ISSN 1000-2367

23 贾利群,Chetaev型约束力学系统Appell方程的Mei对称性与Mei守恒量,云南大学学报,2007.11,29(6),ISSN 0258-7971

24 贾利群,事件空间中非Chetaev型非完整约束系统的Hojman守恒量,物理学报,2007.2,56(2),ISSN 1000-3290

25 贾利群,非完整系统Tzénoff方程的Mei对称性和守恒量,物理学报,2007.2,56(2),ISSN 1000-3290

26 贾利群,Symmetry and Hojman conserved quantity of Tzénoff equations for unilateral holonomic system.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2007.7,48(1),ISSN 0253-6102

27 贾利群,A fiel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9,16(3),ISSN 1004-0579

28 贾利群,事件空间中非Chetaev型非完整系统的Mei对称性与Mei守恒量,物理学报,2007.10,56(10),ISSN 1000-3290

29 贾利群,力学理论的矢量分析力学方法,江南大学学报,2007.10,6(5),CN 32-1666/N

30 贾利群,事件空间中单面非Chetaev型非完整约束系统的Mei守恒量,物理学报,2007.11,56(11),ISSN 1000-3290

31 贾利群,Hojman conserved quantity for nonholonomic systems of unilateral non-Chetaev’s type in the event space,Chinese Physics,2007.11,16(11),ISSN 1009-1963

32 陈 健,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ISSN1671-1696,CN32-1082/G4

33 陈 健,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的若干措施,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

34 陈 健,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开发及注意事项,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年

35 何跃娟,也谈谐振系统的势能和总能公式的适用性,物理与工程,07年10月,CN11-4483/O3,ISSN1009-7104

36 吴亚敏,梯度圆柱颗粒复合介质的有效非线性响应,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第四期,ISSN 1000-0364,CN51-1199/O4

37 吴亚敏,乙醚的荧光光谱及其特性,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ISSN 1000-0364,CN51-1199/O4

38 吴亚敏,带壳颗粒复合介质的温度效应,物理学报2007年第2期,ISSN1000-3290,CN11-1958/04,SCI

39 吴亚敏,梯度分布球形颗粒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和光吸收特性,计算物理,2007年第四期,ISSN 1001-246X,CN 11-2011/O4

40 吴亚敏,Effective Dielectric Response of Composites of Coated Metal Inclusion,Chinese Physics Letters,Volume 24 Number 6 June 2007,ISSN

26(6),ISSN 1001-06450256-307X,CN11-1959/O.4

41 李果华,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ismatched interface between InP and GaP,(J. of Synthetic Crystals, V.36,No.5,pp.1022-1025,2007,)EI收录

42 李果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人工晶体学报,V.36,No.1,pp.226-237,2007

43 李果华,有机光电导电材料PEDOT:PSS薄膜制备工艺研究,功能材料,V.38,pp.393-395,2007 EI

44 李果华,有机太阳能电池ITO电极的光刻制备法及其研究,功能材料,EI V.38,pp.1533-1535,2007

45 王廷志,测B实验对原创能力培养的启示,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46 王廷志,NH3与H2比对碳纳米尖端阵列形成的影响,微细加工技术 2006、4

47 王廷志,Study on structure change of carbon nanotube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reaction Gas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3(2006)1606-1610

48 谢广喜,从基本不等式出发的探究性学习,中学数学研究2007/6

49 谢广喜,值得关注的几种特殊函数,试题与研究2007/2

50 谢广喜,解析几何背景下常见最值问题解法研究,试题与研究2007/11

51 谢广喜,中考电学实验青睐高中知识,中考金刊2007/6

52 史苏佳,近红外对食品的无损伤分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4

53 殷莹,BP网络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与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7第28期,核心

二、出版著作统计

1 史苏佳,陈健,谢广喜,王廷志,《大学物理实验学习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江南大学物理实验室编,《大学物理实验》,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陈健,朱纯,《物理课程探究性实验》,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 陈健,陈国庆等,《物理学》第五版电子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5 陈国庆,陈健等,《物理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年

6 蔡日增,陈健等,《创新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 陈国庆,陈健等,《大学物理学习指导》,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8

三、承担教学科研项目统计

【09年度】

1 陈国庆,食品色素光谱机理及应用的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066),2009.6-2011.5

2 陈国庆,白酒荧光光谱指纹图库及智能鉴别系统的研制,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CX08B-088Z),2009.1-2010.12

3 陈国庆,食品色素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机理的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0802950005)2009.1-2011.12

4 朱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5 陈 健,2009年度无锡市软科学研究课题,面向大众需求,推进我市数字信息化服务建设

【08年度】

1 陈国庆,洋河年份白酒荧光光谱指纹信息系统的研制,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JH08-18)2008.6-2010.6

2 陈健,贾利群,朱纯,朱云,2008年无锡市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发展科技旅游提升城市功能

3 陈健,朱纯,“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我国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发展战略”子课题, 编号AIA050007-22:案例教学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4 陈健,钱维莹,《创新思维与方法》,江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立项,08年12月

5 吴寿煜,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大学物理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 王廷志,创新物理实验室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江南大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08年

7 史苏佳,高纯度大豆磷脂酰胆碱的放大试验,2008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07年度及以前】

1 杨瑞金,陈健,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压脉冲电场处理食品过程中的电化学问题及其对脂类物质的影响

2 陈国庆,醇类物溶液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机理的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5—2007

3 陈国庆,光子限幅激光防护纳米材料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 GFPY-2006-002 2006-2007,80万

4 陈健,朱纯,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物理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的研究

5 陈国庆,高中物理新课程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6 陈健,朱纯,张薇等,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滚动课题:物理新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研制

7 陈健,贾利群,朱纯,张薇,2007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无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

8 张薇,陈健,网络环境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9 朱纯,陈健等,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中突出“创新学分”的研究,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10 周锡生,陈健,大学文科物理教学中的创新研究,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11 吴寿煜,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自主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S053

12 吴寿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校教学内容的要求,编号05SJD880056

13 吴寿煜,江南大学05—08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强大学生原创教育和原创能力培养的研究

14 谢广喜,2004JKY001,高考物理中的科学素质考查探究

15 朱纯,纳米磁性颗粒小点阵体系的奇特磁滞现象,2006年院级科研课题立项,

16 陈国庆,洋河酒的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江南大学预研项目2006-2008

四、成果获奖统计

【09年度】

1 陈 健等,物理学第五版多媒体课件,江苏省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09年4月

2 陈 健,朱纯,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计及教学实施,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09年5月

3 陈健,创造教育杰出贡献奖,中国创造学会,09年8月

【08年度】

1

2 陈健,贾利群,朱纯,张薇,无锡市软科学课题研究二等奖,无锡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2008年

3 朱纯,陈健,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Phase diagram and dielectric behavior of Ba0.6Sr0.4TiO3 thin films grown on orthorhombic substrates,Physics Letters A 372 (2007) 81–86,2008年

5 陈健,朱纯,《传感器》,2008年第四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多媒体教学资源二等奖

6 陈国庆,陈健等,厚重基础、突出创新的大学物理立体化教学 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

7 吴寿煜,加强大学生原创教育和原创能力培养的研究,江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08年

【07年及以前】

1 陈健等,物理学电子课件,第五届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件评比贰等奖,2007年

2 陈国庆,醇类物溶液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机理的研究,无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

3 普通物理,2006年度校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陈健

4 朱拓,陈健等,普通物理,江苏省优秀二类课程,2005年

5 陈健,朱纯等,物理教学中强化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6 陈健,全国创造成果奖,2004年

7 陈健,钱维莹等. 大学物理助学型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第五届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二等奖,2004年

8 陈健等,物理教学中强化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

9 陈健,钱维莹等,大学物理助学型网络多媒体软件,江苏省首届计算机与网络物理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2003年

10 陈健,钱维莹,何跃娟,朱纯,大学物理中强化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江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

11 陈健,钱维莹,何跃娟,朱纯,应用物理系列专题多媒体教学软件,江苏省方正奥思杯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赛好课件奖,2002年

12 朱拓,陈健,陈国庆,钱维莹,王晓,工科物理网络课件,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

13 吴寿煜,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未来人才的素质教育与传统物理教育模式的改革》项目主持人, 2004年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的省级鉴定,2004年8月,获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 壹等奖

14 吴寿煜,《大学物理教育与原创能力培养互映的研究》 2005年5月, 河南省第三次创新教育教学成果壹等奖

15 吴寿煜,《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要求》2005年8月,获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贰等奖

16 吴寿煜,21世纪对物理专业知识的培养对《热学》《原子物理学》教学的要求 2004年5月,河南省第三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征文贰等奖

17 吴寿煜,《原始性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2004年12月,河南省(省级)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

18 吴寿煜,《物理时空漫谈》2004年5月,河南省第一届科普作品叁等奖

陈健,朱纯,静电的防治及应用系列课件,江苏省第六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贰等奖,2008年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01          
服务邮箱:physicslab@163.com